当前位置 首页  文化  民俗

触觉的色彩——北京市盲人学校学生手工作品展

时间:2020-11-16 08:49:45 来源:中国艺术投资网 编辑:中国艺术投资网 阅读: 手机版

  我们一直相信那些有视力障碍的人具有更多感知的本领。但从另一个角度说,也许并非只有视觉这一种方式看世界。今日美术馆作为当今国内最大的民营公益性美术馆,在2009年全国助残日(5.17)前夕与北京市盲人学校共同举办“触觉的色彩——北京市盲人学校学生手工作品展”。作品全部由该校基础部的学生创作,包括彩笔画、泥塑、纸艺、泥塑、软陶作品等等。这是今日美术馆2009年开启的大型公益活动之一。

  北京市盲人学校的魏凡老师教授这些孩子的美工课,她告诉我们,其实部分视障学生也有一定的视力,不少被人们认为是“盲生”的学生也能感觉到色彩,尤其是鲜艳的颜色,所以我们在这次展览中看到,大部分着色作品色彩浓郁,对比强烈,具有一种独特而夸张的形式美:鱼是荧光绿色,身上有深红色斑点和条纹;黄色的熊猫,蓝色的苹果;盲文纸剪成细条,曲曲折折拼成一片纠缠的网;红色的鱼骨挂在蓝色的绳子上晾晒;地上有太阳一样的花,天上挂着星星形状的太阳;赤黄釉的陶罐,插着一朵极朴素的白色小花……展览中还特别安排了“假如失明三分钟”的环节,观众可在特定区域戴着眼罩进行手工制作、使用盲人电脑软件等,体验盲孩子的艺术与生活。

  对不少学生来说,手工作品的制作的确是很困难的,这时便由低视力的孩子和全盲生一起配合完成。全盲的孩子负责打粗胚,加工原料,再交给低视力的孩子做出造型和形状——协作是这些孩子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,在学校里他们大多牵起双手或是扶着彼此的肩膀结伴而行,视觉障碍让他们比同龄的孩子更加珍惜伙伴与友谊。

  北京市盲人学校创建于1874年,是我国建立最早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,也是先亚洲最大的一所视障教育学校。本次“触觉的色彩”展览也是本校学生作品首次在国内大型美术馆的集体亮相。

  作为一家非营利的公益性机构,今日美术馆从2007年1月开始举办长期的“今日艺术讲坛”系列讲座,以普及和深化艺术概念为宗旨,免费向全社会热爱艺术的人士公开。“今日艺术讲坛”系列讲座以当今艺术界、思想界、收藏界、评论界等有独特建树或研究成果的大家为主讲人,内容丰富,囊括当代艺术的方方面面。在此次展览结束后,今日美术馆将举办“‘今日艺术讲坛’走进北京市盲人学校”系列活动,义务定期为北京市盲人学校的盲孩子们开办为期一年的艺术讲座,并成立摄影小组。第一期课程为摄影课,由《新视觉》杂志主编陈皎皎担任义务讲师,她将告诉盲童如何将听到的、摸到的、感觉到的东西记录到照片中。

  盲孩子学摄影——超越视觉的尝试

  今日美术馆将举办“‘今日艺术讲坛’走进北京市盲人学校”系列活动,义务定期为北京市盲人学校的盲孩子们开办为期一年的艺术讲座,并成立摄影小组。第一期课程由《新视觉》杂志主编陈皎皎担任义务讲师,她将告诉盲童如何将听到的、摸到的、感觉到的东西记录到照片中。

  拍一张照片有什么困难呢,这对“正常”人而言再容易不过了。我们习惯了浮光掠影地去“照相”:数码时代带来的方便,让我们可以随心所欲拿起相机,不假思索地按下快门,这种方式往往带着某种对拍摄对象的侵犯和掠夺。因为过于“轻易”,其所留存下的影像也往往让创造了它们的我们,对之不予珍惜。

  盲人(视障人群)摄影则全然不同。因为对“看”怀有敬意,因为有着更为丰富的其他感觉,他们为一张照片所准备的过程:揣摸光的热度,风的声音,与对象的距离、情感、沟通……这其中所具备的感受和心意,更值得我们尊敬。是的,盲人看不到平常人的世界,盲人看到的恰是平常人看不到的世界。在无法用视觉沟通的世界里,有许多色彩斑斓的内容,正是我们看不到但盲人教我们看到的。这正是盲人(视障人群)摄影给予这个世界的意义与教育。

  在交流这件事情上,上天赐予人的权利和能力是平等的。“艺术真正的目的并不在于创造美丽的事物。它是一种理解的方法,一种洞悉这个世界,并在其中找到自我定位的方式,不管每一幅画包含什么样的美学特质,那都是全身心投入、积极进入事物核心的努力所带来的副产品而已。”(保罗·奥斯特《月宫》)虽然明确知道这个爱好基本不可能成为盲孩子的生活技能,也不以“培养艺术家”作为活动的任务与目的,今日美术馆希望这个超越传统的尝试,为盲孩子的生活增添信心和光彩。同时,也希望能呼吁到更多的人不仅仅是关心盲人,更加尊重盲人。

  北京市盲人学校创建于1874年,是我国建立最早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,也是先亚洲最大的一所视障教育学校。作为一家非营利的公益性机构,今日美术馆从2007年1月开始举办长期的“今日艺术讲坛”系列讲座,以普及和深化艺术概念为宗旨,免费向全社会热爱艺术的人士公开。“今日艺术讲坛”系列讲座以当今艺术界、思想界、收藏界、评论界等有独特建树或研究成果的大家为主讲人,内容丰富,囊括当代艺术的方方面面。

反馈